刘清山见状,也不理会主仆两人,对凤思霜一行礼后便俯下身掀开了藏老身上的白布。
藏老面色乌青,俨然是中了毒。只是中了什么毒,暂未可知。
“她今日吃了什么?”
师三郎在外听闻,兀自向前一步:“羊肉汤。”
刘清山看他一眼,心知他就是祝佩玉口中的师三郎,故而又问:“还有什么?”
师凉夏摇摇头:“不知。”
刘清山不再多问,听身侧的温心问:“师父,您可闻到什么气味吗?”
刘清山常年与药草为伴,衣服上早被药味浸透了,所以对旁的味道不那么灵光。只反问道:“你闻到什么了?”
温心神色微凝:“很淡,像是花香,又不太像。”
别院置办的简单,仅在院外重了一排树,柳树、松柏、梧桐都有,但没有开花的。
院子里更是简单,仅有三两盆的花草点缀,而且疏于打理,现在仅剩下几片叶子,四周连花都不见,又怎么会有花香?
凤思楠此时迈入房中:“会不会是熏香?”
熏香深受文人雅客所喜,就连刘清山的都钟爱,温心起身探查,最后摇头:“不见香炉。”
祝佩玉微微蹙眉,她来这次数有限,并没有留意这些细节,只能在脑海中仔细回忆,确实没有熏香的气味。
唯一了解情况的就是乔蝶,偏偏她又吊死在房梁上,说她忠孝赴死,那是讲给外人听的,只看她飘在半空的高度,足足高有三尺,就算是站在桌子上自尽也得垫脚,明显是被人为拉上去的。
至于她的死,到底是杀人灭口还是过河拆桥,恐怕只有凶手自己清楚了。
乔蝶的屋子早被蒋幼柏翻腾了个底朝天,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留下。
见祝佩玉依旧跪在下首,蒋幼柏于心不忍,一个眼神过去,下人忙颔首将泡了半天的茶依次奉到上首端坐的三人面前。
凤思霜堪堪回神,视线落在埋头跪叩的祝佩玉身上:“你先起吧,看看可有可疑之处。”
祝佩玉依言起身,视线落在凤思霜手中的茶盏时微微凝思微怔,她记得,乔蝶是爱饮茶的。
于是慢慢退后桌案旁的书架。
书架的中层,放着茶叶罐,祝佩玉看了,并无不妥。
于是又将视线落在一旁的摆件上,那是一个方形的青瓷花瓶,若整体看过去,倒是与茶叶的瓷罐相得益彰,可祝佩玉总觉得有些突兀。
她将摆件挪开,正方形的摆件下方,赫然留着圆形的痕迹,那痕迹很浅,还有擦拭过留下的水痕。
她微微凝思,将目光在桌案上来回的扫,最后落在茶盘上。
她取了茶杯观察,在一个留有茶渍的水杯上,嗅到了一丝淡淡的香味。
第32章
那香味透着淡淡的香甜,只是被茶叶中和了味道,一点不显腻。
祝佩玉拿给温心,温心闻过:“原来是甲子桃的花香,不过还掺杂了其他药物,两相混合后,能使人昏睡、智力降低。”
刘清山接过闻了闻,确认后道:“确实是甲子桃的气味,短期接触不会毙命,但它的汁液有剧毒,稍有不慎就会毙命。殿下若信得过老妇,老妇可进内堂仔细探查。”
见风思霜点头,蒋幼柏急忙招呼几个侍卫将藏老抬进内室。
温心作为刘清山的徒弟,自然要进内室帮忙,只是刚一转身,忽而被祝佩玉抓住手腕。
她拧眉问:“这甲子桃是不是还有个别名?”
温心垂眸看了眼手腕,低声道:“还叫夹竹桃。”
祝佩玉:“若是误食它的叶子,会死吗?”
温心想了想:“误食的几率很小。因为叶子很苦,致死量叠加一起怎么也要十余片,那种苦味难以掩盖,只有混在其他食物里,才可能勉强吃的下。”
【磐宁的疫情终于到了尾声,这本是件开心的事,只是凤思楠打道回府前,师府发生了一件悲剧。那个酷爱种花的师家三郎,最后死在了他的花圃里。
凤思楠闻言一愣,她对师三郎的印象很淡,只知道他很爱笑,也十分孝顺,每日都在师郡守左右侍奉,于是她劝师郡守节哀顺变。
那是凤思楠与师郡守的最后一面,念及她对自己的精心照顾,凤思楠回京后不忘派人送去了重礼慰问,信中也询问起师三郎的死因。最后得到了师郡守的回信,师三郎误食了夹竹桃叶而丧命。
凤思楠一阵感慨,温心问她何故叹气。
凤思楠只叹气道:“师三郎这名字起的不好,凉夏凉夏,可不就要凉在夏天?”】
以上,出自原文。
纵观全文,对师凉夏的字量描写,他怕是连配角都算不上,不过是名字实在特别,所以初见他时,祝佩玉一下子就想起了这个他的结局。
可现在回想起来,他的死又何尝不透着蹊跷?
一个善做药膳的人,又怎么会不清楚夹竹桃的危害?
祝佩玉又努力的想,原书中,赶到磐宁的人分别是五皇女和女主,女主那头并没有人发生意外。至于五皇女那边,她只记得五皇女感染疫疾,差点死于非命,回京后还被女帝斥责,境遇大不如前。至于五皇女身边的亲随下场如何,有没有人叛变,竟是连一丝笔墨都没有勾勒。
<a href="https:///tags_nan/nvzunwen.html" title="女尊文"target="_blank">女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