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每天的睡醒了就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拼命挣银钱,一刻不敢让自己停歇。
大山二河干完家里的活就赶趟的打短工,江儿手还好着时白天晚上的给人抄书,婆婆甚至走家串巷的揽浆洗衣裳的活儿只为多挣两个铜板。
林家上头就像压了一块千斤石,他们但凡偷个懒,石头就会砸下来压得他们尸骨无存。
现在,那块石头消失了。
林婆子抹掉眼角泪水,等俩儿媳发泄了会情绪后,哑着嗓子开口,“好了,都别哭了,熬了这些年,如今可算雨过天青,以后咱的日子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她伸手,在儿媳头上各自轻拍了拍,动作怜惜,多余的话没说。
她有两个好儿媳。
“好了,吃饭吃饭,在镇上跑了半天回来挨到现在,都要饿坏了。”林大山给妻子递筷子,声音放柔了,“咱家没有懒汉,就跟娘说的,咱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林二河有样学样,也给妻子递上筷子,只是较之大哥的沉稳,他更为跳脱些,“快吃快吃,我是真饿了。家里大好的事情,都该乐呵不是?苦日子已经过去,都瞅着吧,咱娘手指缝宽松,只要家里日子好过了,她就能给咱都漏点好,到时候我就在咱娘手里扒拉,攒起小金库给我媳妇儿买银镯子!”
众人挑眼瞅他,“……扑哧!”
张翠娥眼泪还挂在眼睫上呢,被自家汉子这一出,愣是给臊成大红脸。
这种私己话不该躲被窝里悄悄说啊?
真是嘴上不把门,啥都敢咧咧。
有了林二河先插科打诨逗乐,饭桌上很快飘起笑声。
心情好胃口好,吃啥都觉香,野菜糊糊进了嘴里都是甜的。
农家人为省灯油,晚饭通常吃得早,赶在天黑前吃完。
林家人撂下碗筷时天色正好暗下来,院外头也恰传来轻喊声。
“林家的,林家的?搁家吃上了呢?”
一听到这“林家的”,李素兰抿唇笑开,起身走去院子里应话,“李婶儿,我们刚吃饱呢。”
李婆子挎着个小篮,人杵在院门处探了半个身子往里打探,见着李素兰了才掂着步子走进院里,眼神四扫间压低了嗓子问,“你们家老爷子回来了?咋样啊?我刚才听着你们屋里头有哭声……诶唷听得人心里发慌!”
李素兰脸上笑意更浓更真切,扬声清脆,“没事儿了,好消息哩!我爹身子在转好,大夫给另开了药方,减了几味贵重药材,交代照着新药方继续调理就成!”
第20章像晒到暖暖的太阳
李婆子身子一下松下来,抚了抚胸口,“敢情家里是高兴得哭起来呢?诶唷吓得我还以为——”
她回头冲着外头便喊,“别藏了,都进来唠唠,我就说该是有好消息的!”
便见院门口一下又冒出几个妇人婆子,全是村里相熟的。
林婆子这时候也从灶房迎了出来,见这般阵仗忍俊不禁,“咋,来就大大方方进门,躲外头做啥?都进来坐!大山,拎几张凳子出来。”
“好嘞!”灶房里汉子朗声应。
一众妇人婆子的就着初升的星月,就在院子里坐下扎堆唠嗑,叽叽喳喳闹得跟菜市场似的。
林大山跟林二河俩汉子没去那边凑堆,奔波了半日,紧绷的心情放松下来,这会子疲倦上涌,先回房里歇上一歇。
林江赶着牛车去村长家还车去了。
李素兰跟张翠娥则回到灶房收拾碗筷锅灶,准备洗澡的热水。
听着院里时高时低的笑声,妯娌俩也时而相视一笑。
“刚才只顾着高兴,家下晌发生的事情还没来得及跟娘说,李婶子是个憋不住话的,保不准已经跟娘说上了。”张翠娥抿抿唇,心头喜意跌落下来,“我娘家那样儿,说真的,我真不想让娘知道,我脸上臊得慌。”
李素兰瞥她一眼,“你就是想得太多,娘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你娘家人咋样跟你有啥关系?娘听了内情只会更心疼你。”
张翠娥苦笑,就是知道娘的反应,所以她才难受惭愧。
当年跟二河的亲事是她自己求来的,那时候林家光景正好,爹娘自是忙不迭答应,开了十六两银子的聘礼。
十六两在寻常百姓家是很大一笔银钱了,爹娘将那笔银子攥在手里,给她的嫁妆只有两床薄被一套新衣。
彼时暗地里不知道多少人说闲话,等着看她的笑话,就连她自己都以为公公婆婆日后少不得会拿这事来拿捏磋磨她。
可公公婆婆之后却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过,更没为此给过她脸色看,照旧礼数周到,逢年过节的都会让二河往那边送节礼,肉跟糖饼没少拿,给她撑足了面子。
她心里感激公婆,也是因为这般,后来公爹摔伤治病几乎掏空了家底,家里日子着实难过了,她才想着回娘家一趟借点银钱度难关,以为爹娘看在拿了林家诸多好处的份上,好歹能伸手帮一把。
却没想,爹娘不肯帮忙不说,反把她打伤了关起来,逼着她跟二河和离改嫁。
自打那以后,两家一直没再有往来。
这次娘家突然来人,还是爹娘亲自上门来,那是闻着钱味儿来的。
摊上这样的娘家,她对着婆婆心里亏得慌。
……
夜色渐浓,外头热闹声不知道什么时候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