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弑父杀兄是夜家人的传统,到老皇帝这里又怎能免俗呢?
曹严华这个时候想必已经进京了,接下来就看那对父子是否经得起考验了。
江辞朝那送信的暗卫看去:“江秋迟的情况如何?”
“回禀主子,前几日陛下召见了元安之后,似乎就对江秋迟的身份起了疑心,陛下接下来应该会寻找机会亲自滴血验亲来证实江秋迟的身份。”
江辞眸色深沉,元安那个妖道深得老皇帝的信任,只要是经他口中说出的话老皇帝都会深信不疑。
江秋迟是他拖延京城那边的一枚重要棋子,暂时还不能有事。
“他是什么反应?”
“江秋迟私下去见了大长公主,公主那边想必不会坐视不理。”
江辞暗自沉思,以姑母的性子的确不会袖手旁观,有她在京城想必江秋迟能度过这个难关。
“主子,属下还有一事禀告,在来信阳府的路上属下曾经过一家驿站时发现了一批武功高强的神秘人,属下无意中探听到他们好像是西林卫的人,这批人也是朝信阳府的方向而来。”
江辞单手撑着额侧,认真思考这则消息。
西林卫是皇帝培养的一批暗卫,他们与宿卫营有所不同,西林卫是老皇帝暗处的一把刀,而宿卫营是老皇帝明面上养的一条鬣狗,狗咬人之前还会狂吠几声震慑敌人,可暗处的刀子一旦落下必然见血。
西林卫向来执行的都是不便于摆在明面上的任务,老皇帝突然安排一批西林卫的人来信阳府,其目的又是什么?
他们究竟是冲着谁来的?
沉思了一阵儿,江辞提笔快速书写了一封书信。
“你休息一晚,明日一早返回京城,将这封书信亲自交到大长公主手里。”
“是!”
暗卫接了书信领命退下,江辞将无名唤了进来。
“你去鸿月阁传句话,让他们加派人手盯着信阳府这边的动静,尤其要格外注意京城那边来的人。还有,等我离开后,府中再加派一些人手过来,务必保护好阿姝。”
“属下领命。”
无名退下,江辞坐在桌前沉默许久。
能让老皇帝把西林卫调出来的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来暗杀刘彬的,要么就是来找他的。
无论是哪一个可能性,对他来说都不是一则好消息
。
第474章 朝堂纷争
翌日
汴京城
多日未曾上朝的老皇帝端坐在大殿之上,台下的官员们此时正在慷慨激昂的向老皇帝谏言。
“陛下,皇室血脉马虎不得,臣恳请陛下与七皇子滴血认亲,如此以来外面的流言蜚语不攻自破,七皇子也能自证清白。”
为首的是谏官左修,他是文官的领军人物,尤其是那些寒门学子将他奉为神祗一般。
学子们纷纷赞扬他善于纳谏、刚正不阿,上鞭策君王,下忧心百姓,是难得一见的好官。
再加上当今天子对他也是颇为宠信,故而也让左修在朝堂上毫无顾忌,什么话都敢从他嘴里吐出来,动不动就说什么以死明鉴之类的慷慨激词。
左慈能完好无损的活着,并非老皇帝心胸多么宽广,而是老皇帝不能明言的事情,可以从左慈嘴里说出来,左慈也并非世人眼中那般刚正不阿,反而是个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之人,他不过就是老皇子养在身边的一条疯狗,心里很明白自己的主子是谁。
所以,左慈能在朝堂上明谏至今,背后都有老皇帝的默许,不然给他十颗脑袋都不够砍的。
最近京城内莫名刮起一阵谣言,这谣言不知从何而起,似乎一夜之间被传遍了汴京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纷纷议论起如今被接回宫中的七皇子是个冒牌货,此时满朝文武正是在讨论此事。
老皇帝锐利的目光扫过大殿上的文武百官。
“各位爱卿都有何看法?”
老皇帝话音刚落,人群中便有几名文官纷纷走上前来。
“陛下,左大人说的不无道理,如今流言四起对皇家名声不利,更是对七殿下的名誉有损,明年七殿下行了冠礼即可封王,在此之前应将这些流言及时阻止,以免日后留下隐患。”
一众大臣齐声附和:“请陛下滴血认亲,为七皇子证明身份。”
站在后排的苏纪冷眼扫过那几名进言纳谏的官员,心里一阵鄙夷,这些谏官装着一肚子坏水,京城里的谣言十有八九就是这帮老东西传播出去的。
老皇帝朝江秋迟看去。
“老七,你的意思呢?”
江秋迟垂落身侧的手缓缓收紧,尽量让自己显得从容淡定。
“儿臣一切听从父皇的安排。”
站在江秋迟身侧的夜阑轩心里冷哼一声,本还想让老五、老六来解决了这个麻烦,没想到父皇倒是先起了疑心,倒是给了他借刀杀人的好机会。
夜阑轩抬起头朝站在角落的一名太监看了一眼,对方心领神会,悄悄退了出去。
这边,老皇帝咳嗽了几声,目光扫过大殿内的所有人。
“各位爱卿说的不无道理,若放任那些流言蜚语继续传下去不仅有损皇家名誉,更是让老七蒙受不白之冤,今日朕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与老七滴血认亲,也好堵住悠悠众口,杨忠,下去准备吧。”
“诺!”
杨公公躬身退出大殿,这时,殿外的太监大喊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