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初,大队伍便离开寺庙继续赶路了。
经过晏殊的一番治疗,刘寒月今日的气色好了许多。
他上马车前朝晏殊这边看了一眼,见她和一个中年妇人一起上了马车,等看不到晏殊的身影后他方才收回视线。
“跟在晏家人后面。”
赶车的护卫立刻领命。
就这样大队伍走走停停,半个月后,一行人终于到达了信阳府城外。
在此期间,刘寒月找到机会就会凑到晏殊身边,但江辞一直紧跟在晏殊身侧,根本不给刘寒月单独说话的机会。
即便没有江辞在场,晏殊身边也会跟着晏二生、柳文娘或是晏家三兄弟的任何一个。
刘寒月很快发现,这一家人都是江辞的眼线,专门防他的。
“到了,我们终于到信阳府了!”
所有人痴痴的盯着高耸的城墙,脸上都是抑制不住的喜悦之色。
逃荒用时三个多月,这样充满危险和磨难的遭遇,他们这辈子都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
“希望咱们几个村子还能分到一个县里,这样大家能互相照应一些。”
“
村长不是说那位刘姑娘身份不一般,等到了信阳府可以帮咱们办理户籍落户吗?让村长去问问刘姑娘,看能不能把咱们几个村子的村民分的近一些啊。”
有人便主动去询问了晏富贵。
晏富贵朝刘寒月的车队看了一眼:“那位刘姑娘与二郎、四丫头熟悉,此事还是要交给他们两个人去问。我去问问二郎吧。”
晏富贵心里也是希望大家能分到一处,从上千里地的池阳来到信阳府安家落户,人生地不熟的很容易被当地人欺负,如果他们人数众多,村子里的人也会忌惮几分。
想到此,晏富贵立刻走到队伍后面,来到晏二生一家跟前。
“村长,有事吗?”晏二生赶着驴车走在最前面。
晏富贵朝江辞看去:“我找二郎有些事要谈。”
江辞和晏淮二人坐在马车前赶车,车内则坐着柳文娘、晏殊、梅婶子、小雨和小沫儿几人。
小沫儿年纪太小,再加上身子不是太好,这一路上病倒了几次,晏殊便让她在赶路时同自己一起乘坐马车。
温玉堂、二柱和那批逃荒的流民就跟在他们一家后面,小沫儿很喜欢跟在晏殊身边,小姑娘非常听话,不哭不闹的,这一路见柳文娘和梅婶子缝制棉衣,心灵手巧的姑娘便跟着她们一起学起了针线活儿,还别说学的有模有样的。
听到晏富贵的声音,晏殊掀开车帘子朝外看了一眼。
“村长突然找你谈什么?”
江辞道:“许是村民落户籍的事,我过去看看。”
话落,他跳下马车走向晏二生、晏富贵面前。
“村长找我何事?”
晏富贵笑道:“是这样的,眼看咱们已经到达信阳府了,接下来就该办理落户的事情,有些村民刚刚反映说,希望咱们几个村子能挨的近一些,等安家落户以后还能互相照应着,之前你说那位刘姑娘有办法帮咱们落户籍,看能否让刘姑娘行个方便,与主事的那几位官员说说此事。”
第347章 集体落户
信阳府是信阳州的府城,城墙宏伟高耸,城门宽阔厚重,相应的来往百姓的排查也更为严格。
城墙外面此时已经有数万流民聚集于此,大家都在等着信阳府的官员为他们办理落户。
只要能在信阳府落下户籍,今后他们就不再是逃荒的流民,还能在官府的帮助下分到房屋和田地。
城门口,几名身穿官服的官员已经摆好桌椅坐下,几十名士兵站在两侧维护现场秩序。
一名身穿绿色官服的中年男子对着排队的人群大声喊道:“所有人排好队伍,侯爷已经下了命令,只要是从北方逃难过来的百姓都会为你们安排落户。大家不要插队不要争抢,我们不会落下你们任何一个人的。”
听到官员的话,不少人喜极而泣。
有人夸赞永定侯爱民如子。
有人庆幸自己历经几个月的逃荒能平安活下来。
也有人开始期盼落户后的新生活。
——
江辞和晏富贵聊过之后,晏富贵便回到了杏花村队伍的最前头儿。
等江辞走回马车时,晏殊掀开车帘子跳了下来。
“村长找你说什么了?”
江辞道:“村民们希望落户时几个村子的人还能分到一个地方。”
“若能分到一起自是最好的结果,村长是想让咱们找刘寒月帮忙?”
江辞点了点头:“也未必非要找他,刘昀昭的姐夫裴承晔身为信阳府主薄,只要他肯出面,其他官员也会卖他几分薄面。”
一个裴承晔就能解决的问题,他不想去找刘寒月帮忙,更不想让小狐狸去找他。
晏殊心想,裴承晔是信阳府官员,加上江辞对刘家有恩,找他帮忙自是在合适不过。
“那就去找裴承晔吧。”
江辞点了点头:“我现在就过去。”
晏殊道:“我陪你去。”
江辞应了一声,二人一起朝队伍后面的刘家车队走去。
另一边
南枝看到江辞、晏殊二人朝刘家队伍而去,她立刻走到马车前向自家主子通禀。
“主子,奴婢刚刚瞧见晏姑娘和江公子一起去了刘家队伍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