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倾拱手对面色铁青的程瑜和李东阳行礼,转身离开了。
天朝官场有个规矩,自古祸不及家人,程瑜这次实在是气狠了,才会口出无状。
弘治皇帝也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他现在殚精竭虑的就在为朱厚照继承大统后做着一系列的安排。
三位阁老是文臣领袖,他若去了定要让他们来稳定局势的,所以万不能动。
张倾今日的表现,弘治皇帝很满意。
这样的孤臣,才只能依附照儿。
当皇帝的,最不希望看到臣子间过于和睦了。
。。。。。。
一晃就到了太子大婚的日子,京城人人欢喜。
张倾自上次后,上的弹劾折子被皇上留中不发,他反而被罚闭门思过。
自然无法出席太子婚礼,朱厚照让人送了一桌酒席。
太子大婚过后,两样东西在京城突然风靡起来。
一种是带着清雅香气的玉肌皂,一种可以燃烧一夜的黑曜石。
两样东西十分新奇实用。
张倾看着眼前十分华丽精致的礼盒,里面的煤球很黑,香皂很香。
据说每个参加婚礼的官员都得了用礼盒装的。
“哎呦,儿啊,太子人真不错,比他爹厚道,还给咱们送来了礼盒呢?”
朱氏喜笑颜开,浑然不觉自己说了多么大逆不道的话语。
她到现在还不知道朱厚照就是太子,只知道自己闺女当值的地方和太子有关的。
朱氏看着闺女低头认真吃饭,也拿起筷子。
“闺女,你知道市面上有人回收礼盒,一百两银子呢。”
“娘,这个不卖,拿去给表哥提亲用吧!”
正在夹菜的朱诚被呛的面色通红,前些日子,他在西山监督煤矿的时候,因为忠厚老实,被西山的富户瞧上。
据说这富户同英国公有着拐弯抹角的亲戚,就找人递了话儿,张倾安排朱诚远远的看了那家小姐一眼。
当朱诚看着那家珠圆玉润的小姐身影的时候,当时就羞红着脸同意了。
双方私底下满意,基本就已经定下了,朱家大房的人这几日就要到京城了。
。。。。。。
就在朱诚成亲的第三天晚上,京城的上空响起了沉闷的钟声。
朱氏披着衣服起来,对着皇宫的方向跪拜了下去。
弘治皇帝一辈子没有享过福,幼年被迫害,少年也在战战兢兢中度过。
当了皇帝后,面对破败不堪的江山,兢兢业业的不敢懈怠,死在了正当壮年的时候。
但他确实一个宽容的好人,一个合格的帝王,唯一污点的就是为了长生信了李广。
对于一个从算计和暗害挣扎出来的帝王,却让自己拥有正直高尚的品格。
他,是一个好皇帝!
张倾再次见到朱厚照的时候,放荡不羁的少年成熟了。
身穿黄袍坐在高台上,沉沉的双眼里不经意露出精光。
张倾站在下面,无视百官的异样眼神,看着年轻的帝王同那些老臣据理力争。
这是朱厚照登基以来第一次大朝会。
他气急了,也不再张牙舞爪,而是似笑非笑的盯着那些大臣。
直到气氛变得凝固压抑道了极点,他才会哈哈哈大笑一声。
玩味的说上一句,“李阁老,这是在教朕做事儿吗?要不这个天下姓李如何啊?”
“陛下严重了,内阁收到几十封弹劾张倾的折子,忘陛下处理!”
李健跪在地上,依旧不卑不亢,或者说他底气十足。
“望陛下处理!”
竟然是四分之三的官员都跪了下来。
似乎朱厚照今日不处理张倾,就是昏君了。
张倾知道,皇帝和文官的第一次交锋开始了。
“张倾此人生于乡野,科举后不认家族,为不孝。
为詹师傅少詹事,引导陛下重利轻礼,为不忠。
先帝面前诬蔑上官,状告恩师,为不不仁不义。
如此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徒,臣等羞于为伍。
求陛下,诛杀乱臣贼子张倾!”
御史慷慨激昂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那些人如同听到了信号。
“臣等复议,求陛下,诛杀乱臣贼子张倾!”
朱厚照的脸色变的很难看,他的目光精准的找到了张倾。
当年的那个小豆丁,如今已经长成了玉树兰芝的男子了。
他穿着绯色的官袍,英气的眉宇间全是淡然。
朱厚照心中的怒火突然就平息下去了,起身俯视着跪地的几个阁老和大半数的文臣。
嘴角勾起冷笑,甩着袖子就离开了。
皇上的离开,让这些文臣始料未及,很快他们就爬了起来,皇上都不在了,跪着给谁看呢。
张倾的身边明显空出一截,显然这些人不屑与她为伍。
“张大人,请留步!皇上请您去书房!”
第182章 首辅大人流芳千古55
周围的正在缓缓出殿的文武百官,面色各异。
尤其是李健为首的文官,冷哼鄙夷之声不绝于耳。
他们这些人对张倾这样的异类,一个能影响新帝,又没有太多把柄的之人,定然要除之而后快的。
西山出来一种‘无烟煤’价格虽然昂贵,但两块煤放在炉子里,省着点用,能少一日三餐。
买煤的时候,店里的伙计都一一宣传过,这和炭火一样,不能封闭屋子,否则容易出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