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娘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像大哥那样,纳妾弄小,生一屋子讨债的,我有你和暖暖就够了。”
张长安看着自己夫人面色变换来去,顿时危机预警上头,连连开口发誓。
要那么多小崽子做什么,他又养不起,他现在还靠媳妇儿养呢。
等以后有了小妾和孩子,那岂不是要抢他的饭碗了。他张长安聪明一世,绝对不会干这种赔本的买卖。
想到这里,张长安脸上的笑容更加谄媚讨好了,若不是脖子上带着枷锁,他都恨不得给谢元娘捶背按腿了。
张倾微微垂下眼眸,无视这对奇葩父母,看着空间里谢久功偷偷塞给她的东西。
一布包包着的,里面有几张百两的银票,还有几块碎银子。
还有一本比正常三字经小上一半的小本本,上面用拼音写着“谢如意美食日记”。
张倾看着这几个充满未来感的字母,眉头挑了又挑。
上个世界,卫氏常对系统吐出的一句话‘这大清朝怎么就跟筛子一样,谁都能来,谁都想来。’
这大周朝,难道也是?她转头看了一眼谢元娘,这还是卫氏口中的‘穿二代’?
半炷香的时间很快就到了,于是有官差打马前后催促着上路。
那些不愿意走的,无一例外的都被抽了鞭子,敢反抗的就打到求饶怕了为止。
张倾大致预估了一下,光自己家一个二品尚书府,七七八八加起来一共一百多口子人。
张老太爷在抄家当天就一命呜呼了,80岁大寿成了死期,也算是风风光光了一辈子,免受这番苦了。
张尚书有五个嫡子,一个嫡女。十三个庶子,庶女不计其数,除了三个年纪尚小没有婚配,其他都嫁了人家。
而嫡子庶子都已经成婚,众多的子嗣里,除了张长安没有妾室,只有一女。其他人都是妻妾俱有,儿女成群。
老大张长宇家的庶子,前些日子刚定完亲,若不是出了这档子事儿,张尚书怕是要当曾祖父了。
这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可不就是一百来口子人了,活脱脱的为朝廷人口做了贡献了。
张倾脚上穿了鞋,就坚决不让人元娘抱着了,她坚持迈着步子,一边行走,一边运行上一世行金针气机的功法。
从刚开始的生涩,到后面的畅通,张倾一直绷着的心放下了许多,脸上也能多出一丝笑容。
元娘见闺女无事儿人一般,走的丝毫不比成人慢,也就慢慢放下心了。
加上张长安总是用桃花眼望她,她就靠近张长安走着,偶尔用自己的肩膀替他顶着枷锁,让他松快一阵子。
就这样,大家冒着正午的烈日又走了一个时辰,才终于到了一处水源之地停歇下来。
第43章 流放千金福寿安康7
自古流放就是这样的,风餐露宿。
像这次流放4千里的,算是最重的流放惩罚了,按照每日50里计算,大约三个月就可以到了。
可惜他们要去的地方是房陵,堪比宁古塔的流放之地,越往南去,人烟越少。
官道全无,翻山越岭算是基本路况,若是遇到暴雨,山体塌方还要清理道路方能前行。
所以,才有了从夏日到寒冬的路程。以至于活着到了房陵的人才是最大的幸运。
这个时候是日头最毒的时候,那些官差都是有经验的人,不想一开始就累倒一大片,到时候拖进度就不好了。
“王头儿,这批人可真难搞,打不得的骂不得,六皇子虽然被发配到边疆,但赵太妃还在宫中。”
王虎没有说话,倒是其中一人咬一口胡饼,眯着眼睛看了看远方的路接过话头道:
“韦家虽然出了皇后,这个韦府伊还是皇后亲自下旨查办的,不过是个同族之人,如今虽是太后强势,但皇后娘娘也极为受陛下的尊重,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那人刚说完,有个面白无须的年轻人眼里带着几分崇拜道:
“齐国公长孙家虽不如先帝所在时候的辉煌了,但在军中颇有威望,上面再三交代莫要让他们受了委屈。”
余下一人灌了一口水,骂了一声鬼天气道:
“许二和周九这俩玩意儿,还没出都城地界呢,就发痧了,若不然还是让他们两个回去吧。”
“是啊,别任务没完成,小命儿没了。”几人一边抱怨,一边随口聊着。
“可算了,这趟差事虽然辛苦,但银子不少,那两人都是急等着钱用的人,回去了也解决不了问题。”
一句话说的大家心情都有些不太好,俱都沉默了片刻,看着手里硬邦邦的胡饼,心情越发的烦躁。
“老胡现在越发的惫懒了,说什么天热不做汤水了,让兄弟们先凑合一下,他成日里在拉货的车上睡觉,当然不知兄弟们在烈日下的苦楚了。”
一人嫌弃的看着手上的饼,本就天热,吃不下什么东西,现在连汤水都不给做了。
“你可小声些,谁让老胡上面有人,虽然平日并不怎么来往,但也是没出五服的亲戚,你我何必为了小事儿开罪于他。”
其他几个人也就不说话了,有人为了转移话题,就指着张家一众人道:
“本以为张家可以捞些油水,结果千牛卫的元湛将军竟然同他们还有那种交情。”
本来面无表情的王虎眉毛跳了几下,鼓着腮帮子一下一下的嚼着饼子,依旧没有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