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女官自己没办好事儿,不过这次裴贤妃倒是也没怪罪她,于是她也是小心地回道:“那边儿的人现在倒是铁面无私起来了,而且说是太后娘娘身边的人正巧也在那边儿听事,好像是已经知道这回事了。”
轻敌冒进就会摔跟头,裴贤妃小声地说了一句,“倒是我小看我们这位皇后娘娘了,既然太后娘娘那边儿可能已经知晓了,叫采露来给我梳妆,我们去慈宁宫。”
肖清懿虽然昨晚大发神威收拾了贤妃身边儿的宫人,但是她其实一直是在照看着皇帝也是一夜没怎么合眼的。
李太后也是凤体抱恙不好起身去看儿子,都是皇后一个人一力主理了皇帝身边儿的各种事宜,好在皇帝虽受惊坠马但是人的精神还好也可吩咐一些事儿,这才没把皇后累出个好歹。
徐澄佑躺在龙床上感觉自己是不是流年不利,之前请的所谓仙师是骗子但是晏城内有福广寺已经是百年古刹又有几朝多位皇帝封赏,寺中的高僧应是真材实料,自己要不要等伤养好了之后也驾临去拜一拜佛祖。
昨晚太医忙碌了许久,徐澄佑摔伤的腿和臂膀倒是无事了,只是皇帝坠马的地方底下有不知是谁放下的捕兽夹子,正巧徐澄佑的左腿被上面的刺伤了一个好深的口子流了好些血,这才让众人担惊受怕了这么久。
肖皇后一夜都是和衣而眠,只是在一张榻上凑合着睡了一夜,她早上听到了龙床那边儿有了声音,睁眼一看果然是皇帝已经醒了。
“陛下醒了,现在觉得如何?”,肖皇后起身坐到了龙床上柔声说道。
徐澄佑看着皇后如此心里也有些触动,“朕无事,辛苦梓潼这一夜在这儿熬着了,你用些东西去暖阁好好歇息吧。”
庞畅听到了内室的响动也知道估摸着是陛下醒了,他在门外恭敬地等着,直到皇后从屏风后出来才上前去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东暖阁已经收拾好了,您可要用些东西再休息?”
看了眼这位大太监,肖清懿也不拿乔,“本宫还不算困倦,劳烦伴伴让人拿些东西来好了,还有陛下如今脾胃虚弱,等会儿也要拿些好克化的膳食来才好。”
见到庞畅点头记下了自己的吩咐,肖清懿才带着同样候在外面的坤宁宫宫人一起往东暖阁去休息了。
第166章
皇帝此次坠马最大的伤处就是在腿上那处比较深的伤口,毕竟冬日里摔在雪窝子里面想要摔得严重了也困难,所以休养了三四日之后徐澄佑倒是又开始正常接见重臣,只是太医每日都要去请脉换药。
太医院的太医擅长诊治骨伤和皮肉伤的真的不算多,毕竟这些都是疡医的职责,疡医才主要是应对肿疡、溃疡、金疮、折伤等外科疾病的,而宫里的主子们少有能得这类病的。
这次负责给皇帝诊治的太医有两个人,一个是太医院现在的院判之一赵太医,另一个是位中年医官名叫颜涵易。
这位颜太医曾在晏城附近驻扎的军营里面当过几年的军医,所以对着这些病症倒是还比较擅长,这也才能特特被点出来给皇帝诊治。
在具体分工上,赵院判负责给皇帝诊脉开方子,颜太医则是负责给皇帝清理伤口和换药等事情,说白了还是赵院判主管颜太医跟在后面做事。
这日给皇帝换好了药,颜太医出了乾清宫之后犹豫着追上了上司的脚步,“大人,我总觉着陛下的伤有些不对,您诊脉观陛下脉象如何?”
作为军营里面历练出来的军医,颜涵易觉出了皇帝虽伤口渐好但是精神头上却有些不对恐怕是患了其他病症,所以犹豫了许久还是想要和赵院判商量一二。
赵院判闻言有些不耐烦地皱眉,他看着这个后辈一会儿之后才开口解释道:“我观陛下脉象甚好,你今日处理伤口时陛下的伤口不是无恙么,你怎么看出来陛下有些不对的?”
颜涵易被噎了一下也不甚在意,他认真地对着赵院判分辨道:“我今日观陛下似乎是有些倦色,御前的公公也说陛下这些日子有些神思不宁夜间不能安眠,进膳也不似平常一般而是有些厌食……”
赵院判打断了颜太医的喋喋不休,“陛下从未受过这样的伤,有这些反应也不算是奇怪,老夫还有事颜大人自便吧。”
看着赵院判带着徒弟药童自顾自走远了,跟着颜太医学医的年轻医官才出声问道:“师父,这要怎么办。可是要去报给院正大人知晓?”
这年轻医官是个实心眼的,见自己师父和院判起了分歧,他虽不知道师父是怎么看出来陛下哪里有些不对的,但是还是想要支持自家师父的决定。
看着这个徒弟,颜太医心里暗想居然还有比自己还不会琢磨上司心思的人,他神情复杂地看着自己的这个小徒弟说道:“不必了,我左不过就是个打杂的,既然赵大人都这么说了,那出了事自然有他一力承担。”
颜太医也只是担忧罢了,不过皇帝陛下生来就是养尊处优地确实没受过这么严重的伤,赵院判说的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
回去在记档的脉案中写明了自己的想法,颜太医也不再想这件事儿,只当是自己多心罢了。
但是世间的事儿往往都是好的不灵坏的灵,人越不想面对什么就会发生什么事儿。
颜涵易平日里除了琢磨医术也没什么别的爱好,不在宫中当值他就喜欢琢磨一些药膳的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