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背后的故事他们东家懒得追究,他们底下做事的人自然也不好跟着胡乱搅和,不然惹的两家黄了生意,到时候东家过问起来,他们这些底下做事的人也不好交差。但就徐掌柜自己来说,他对李家是好奇得挠心挠肺,原本还以为东家会趁着两家停了生意,对李家兄妹下手,然后慢慢挖出李家兄妹背后的秘密。
不料两天前逸王爷突然现身杜家庄,明面上是说自己这趟是私服暗访,替女儿考察夫家情况来的,却有意无意当着逸王妃和众人的面,提到了之前以为走失,结果却是被李家村一户好心人救起,一直养在家中的消息。众人自然猜到,恐怕逸王爷这趟来,不是为着王妃亲生的嫡女,而是为着个名不见经传的庶子。
听当时在场的顾家老人说,逸王妃一听到庶子还好端端的活着,脸色都整个变掉了,大伙儿一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逸王府原来也不是片干净地方,也有说不完的故事呢。
徐掌柜一听府里传出的闲话,就晓得李家兄妹是动不得了。果然没过一天,便听见东家吩咐,说是让他亲自上门取最后一趟货,而且一定要客客气气的,最好能说动李家兄妹接着给自家书肆供纸,价钱方面,高些也无妨。
顾家正忙着讨好逸王府,一心一意要与对方结成亲事,在这个节骨眼上,东家自然不会傻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着眼前利益去得罪小郡王赵旭的救命恩人。这一朝鸡变凤凰,果真是惹不得了。
所以这会儿李妍年即使假话连篇,徐掌柜也还一直捧着笑脸,恭恭敬敬的,耐心劝着对方再考虑考虑,希望对方能改变主意,继续跟自家做生意。
李妍年是打定了主意,顾明远还勉强算是个君子,他哥顾明德可不是,那就是个彻彻底底的商人,同意供纸到六月份已经是她的极限,交道打多了,李妍年也怕顾家惦记起自己的秘密来。
徐掌柜说得口水都快干了,也没能说服李妍年回心转意,只好怏怏地带着伙计赶了马车回杜家庄复命。要不说这李家兄妹运道高呢,随便救个人,也能给自己救回一座靠山来。而他们大东家,还得巴巴地绕着人赔着小心,免得逸王府一个不高兴,就断了结亲的意思。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且说李妍年好不容易送走了顾家一伙人,饭点都快过来。赵旭从屋里出来,不满地抱怨了句:“这顾家人也忒啰嗦,一点点事情讲了这么久。”
不过很快他又兴致高涨,冲着李妍年挑眉问道:“咱们今天中午吃什么?还有什么新鲜吃食,这几天天热,可不好再吃火锅了。”
瞧瞧这话里话外对火锅的嫌弃劲儿,前几天抱着火锅不撒手,就算吃到额头冒痘也不肯凉了对火锅的爱的也不知道是谁!
早上十点钟左右他们才吃过点心,这会儿其实也不饿,但到饭点了多少也要吃点儿,天气热李妍年也不耐烦做饭,想了想,要不索性煮一锅皮蛋廋肉粥好了。反正到下午两三点的时候赵旭又要吵着吃点心,喝粥也饿不着他。
“这样吧,咱们中午喝粥,另外给你烫一斤虾,应该够了吧?”
赵旭倒是愿意吃椒盐口味的,或者是茄汁的,再不成,红烧的也能将就。不过,他吸了吸舌头上才起的热火泡泡,算了,烫就烫吧,自己这几天上火上的,也实在是没吃椒盐大虾的命。
李妍年见赵旭今天难得这么配合,不吵不闹的,心里也暗自惊讶,后来瞧见他偶尔吸一口凉气,老是啜着嘴儿,便明白了,原来是舌头长泡了。李妍年忍不住一顿偷笑,小样,看你还敢不敢吃辣条了。
做皮蛋瘦肉粥手续简单,只要剥几个皮蛋,切下肉丝,其他的跟平常煮白米粥也没什么区别。李妍年很快弄好一锅,为着给粥添香,她还特意在出锅的时候往粥里撒了一小把切碎的葱花,滴了几滴香油进去。
白灼虾就更简单了。锅里烧水的功夫,李妍年已经剪完虾背,挑完了里头的泥肠,重新冲洗过一遍,大虾投入沸水中,加姜片、葱段、黄酒去腥,煮上几分钟,虾壳颜色转红,虾壳翘起便可以出锅了。
李妍年熟练地给赵旭配好酱油醋碟,她没那么爱吃虾,一盘虾她也就剥了两三个尝了下味道,剩下的全让赵旭给包圆了。
“这粥里黑乎乎的就是你说的皮蛋?这东西是怎么做的?”赵旭用筷子专门挑了一块皮蛋出来,打量了半天,没敢下口。
关于皮蛋李妍年倒是有所了解的,张嘴就能来:“这东西具体什么时候发明的有很多说法,不过明确有记载的,是在……”
她忽然卡了壳,对了,松花蛋可是在明孝宗的时候才有明确记载的,可这个自己跟赵旭怎么说,难不成跟人大宋宗室说这个得等你们大宋灭了以后,后头的元也灭了,到明朝才有?这个跟《天工开物》不一样,赵旭知道这书是后来才会有,但那个后来,恐怕也是他默认的很多很多年以后的“大宋”。相信没有一个朝代的皇子皇孙,会相信自己的朝代会有被更迭的时候。
赵旭是多么心思玲珑的人,当下便明白了李妍年话里头的未尽之意,了然地哦了一声:“这个也是不是这个时候该有的东西是吧,明白了,你不用为难。”
说着闭眼将那一筷子皮蛋送入口中,小心地嚼了两下,味道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难以接受,而且还挺好吃的。赵旭越嚼越觉着皮蛋味道奇特,连着吃了好几口皮蛋瘦肉粥,难掩兴奋地和李妍年说道:“这个皮蛋看着黑黢黢的,没想到还挺好吃,咱们晚上也吃这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