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驱车到港口,没有意外地登上船。海上风景枯燥,风浪都是抽象的,没有实际的颠簸感,穿透浓厚海雾,转眼海岛的轮廓已拓在黎明的地平线前。
第203章 海岛上的实验1
海岛的开发比想象中要落后许多, 唯一称得上先进的是沿海平整延续的公路,以及信号塔和机电站。
焦棠将齐铎拉下船,从岸上迎下来一位女性, 戴着一顶斗笠, 宽大短袖扎在裤腰里,裤管子高高挽起,一副刚下田的劳作模样。斗笠下面有齐耳的短发,还有一张大笑脸, 笑容牵扯导致眼尾纹路很深,微眯的大眼睛因为长期佩戴眼镜有点凸出,揪起的山根也十分突出,整张脸透着一股聪明又精力旺盛的劲儿。
焦棠猜测这就是辛知杼。
“小骋, 一路辛苦了。”她弯腰一把抱住焦棠,热情地揉了揉她的后肩膀, “你真的把人带过来了,了不起。”
焦棠退后一步,手掌压在齐铎肩膀上, 直白问:“辛教授,你会在齐铎身上做什么?”
辛知杼拍了拍裤上泥灰,答非所问:“研究基地的田被潮水淹坏了, 今天轮到我们组管外勤,所以弄得有点狼狈。你们远道而来,先去休息, 晚一些时候我们再来谈,好吧?”
在场玩家都是第一次见到“创始人”, 联系传说中的遥长,再打量旭日中一派实践家作风的辛知杼, 落差有点大,不免有点茫然。
辛知杼背后一群人跟她一样装束,料理了一晚上秧苗,这会儿着急去忙正事,于是分管各研究小组的人都上前来领人。
一顿分配,途灵和肖长渊被海岛后勤队请走了,钟器和石竹一个病人一个医生被另外一个医生团队请走了,焦棠、周寻音和齐铎一家三口被热情的程序团队请上了另外一辆大轿车。
沿海气候比之内陆凉快许多,轿车前后车窗打开,海风拂面带走车内燥热与尴尬。
周寻音发挥职业特长,询问起车中两个人关于海岛与研究的一些事情,一问一答间套出了基本的信息。
首先海岛的实验从第一阶段——通过移植动物神经元治疗植物人,演化到目前的第四个阶段——通过系统程序刺激移植神经元的活跃性为脑补受损患者创造新的记忆。从隐晦的言谈中能够猜测到,实验的目的已经变了,团队领袖已经不执着于治疗一般脑部损伤的植物人,而是集中资源攻克系统程序与患者大脑建立可控的联系。
焦棠猜测,这个时期辛知杼已经和焦不讳、素短发现了跃迁点与交集世界的存在,并且打算搭建一个系统与大脑媒介。
其次海岛的资金很有限,关于资助的来源是一个谜,只有负责运营资金的第二团队的领导才清楚,但是最近研究员都收到风声,可能资金链要断了。
海岛研究基地一共两个团队,还有一个顾问,顾问叫樵先生,第一团队负责人是辛教授,第二团队负责人是舒教授。两个团队分工不明确,所以经常有矛盾,辛教授脾气比较暴,舒教授也比较倔,两个人最近矛盾升级,导致许多工作开展不好。所以外勤工作都让第一团队去干,第二团队正在集体罢工中。
最后樵顾问是一个活跃的社会学家,他不仅去岛外邀请志愿者,还自掏腰包给愿意过来的患者出路费,所以他在岛上的风评很高,不过他本人精神状态很差,最近一直在养病。
听完这些,焦棠只问了一个问题:“系统和大脑建立联系的研究进展怎么样?”
前边开车的男人嘿了一声,笑道:“罗老师,你出去一趟不知道,进展可大了。从物理媒介到现在人脑媒介,更新了三次,已经能够通过人脑媒介,准确描绘出跃迁点的位置。”
他说着从后视镜瞥一眼齐铎,“这次你带回来的人说不定就是最终版本了。”
焦棠握紧齐铎的小手,沉声说:“不要随便定义别人当实验体。”
男人吐了吐舌,缩回脑袋。
严肃的氛围没有持续多久,从成片伐短的木桩林路过,车子停在临时建立的铁棚宿舍前边,环境之寒碜出乎意料。
开车的两人将铁门上拴着的铁链拉开,随意说了一句:“我们第一团队没有第二团队住得好。但是辛教授提倡大家把精力花在研究上,所以宿舍迟迟没有改建,原先你们住的那栋倒了,给你们申请了一套新的。苏先生你要有时间,帮忙把房子收拾收拾再走。”
周寻音点了点头,说:“我来收拾。”
开车的人摸了摸瘦削的下巴,显然不信,嘟囔道:“你之前都是探亲家属的身份,现在带了孩子,就是团队里的人了,你要负起教导孩子的责任,不能再三天两头离岛了。”
周寻音扮演老老实实为团队效力的模样,将人送走。
这会儿焦棠已经牵着齐铎来到屋里,屋内除了简单的生活用具外,最多出现的是干预的一些道具,以发声的玩偶、颜色区分度大的绘本为主。
焦棠翻了翻绘本,这是描绘从现实世界跳跃到交集世界的想象内容,也有以大脑手术为主题的内容,猜测是专门为齐铎准备的。
门外车子倒回来,开车的人摇下车窗提醒焦棠:“辛教授交代了,照顾孩子的事就拜托苏先生,罗老师你收拾完就去所里开会。”
焦棠应好,交代周寻音照顾好齐铎。齐铎对她有依赖,将手指依依不舍从她衣服一角剥下来后,他蹲下身子就着地面翻动绘本,似乎是随意一指,又似乎是别有用心,他的指头在两个世界跃迁点上不停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