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月亮湾生产大队,他们看到路上有小朋友在玩,于是宁书过去问道:“小朋友,请问你们村干部在吗?”
几个小朋友看着他们面生,又见林国栋穿着军装,于是有个小朋友很熟练的问:“你们是要找村干部换家具吗?是的话我带你们去。”
显然,像他们这样的陌生人,小朋友见多了,这是个见过世面的小朋友。
“是的,你好聪明啊。”宁书笑着夸了一句。
小朋友大概是第一次被陌生人这样夸,又或者很少被陌生人这样夸,他的小脸蛋一红,说话竟然有些结巴了:“我……我带你们去,你们……你们跟上哦。”说着,自顾的跑了起来,跑了一会儿,又回头看宁书他们,见他们跟上了,他继续跑。
二宝嘟着嘴巴,拉了拉他娘的衣服:“娘,是我聪明,还是他聪明啊?”
宁书:“……”听听这话问的酸溜溜的,原来林二宝小朋友是吃醋了。坦白说,宁书觉得这个朋友比他们家二宝聪明,但是她也不忍心打击他们家二宝,只能挑着说了,“在我心里,二宝、一宝和三宝是最聪明的宝宝。”
二宝听不出他娘话里的含义,只听到他娘夸他最聪明,马上眉开眼笑了。二宝是双眼皮的大眼睛,这次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可见他心里有多高兴。
别说二宝没听出他娘话里的意思,就是一宝也没有听出来,他这会儿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娘夸他聪明呢。
一家五口人跟着前面跑的小朋友到了一个院子前,只见小朋友跑了进去,朝着里面大喊:“爷爷,有人来换家具了,爷爷……”
小朋友喊的超级大声的,有个老头子闻声从里面出来,看到有穿着军装的男人,他就知道是附近驻地的军官了,驻地的家属他接待过很多了。
“同志你们好,我是月亮湾生产大队的大队长,请问你们要换什么?”大队长笑着问。他们大队卖家具的钱都是大队里管着的,到了年底再分的,他们和供销社都有来往,所以不算是投机倒把。
宁书心想,难怪小朋友那么懂,原来他是大队长的孙子。
“我们想要水桶、篮子、淘箩,还有你们这里没的家具,我们自己画图纸请你们定做,可以吗?”宁书问。
大队长听对方要买的东西不少,心情很好:“可以的,不过订做的要看样子,如果复杂的话可能会加点钱。”
宁书道:“这是应该的。我先选我们要的,待会儿给你我们要定的家具的图纸。”来之前她就带了图纸,图纸也不是新画的,而是五年前留下来的。
大队长:“没问题的,你们里面请,我们的家具都在里面。”
第101章
最后,宁书挑选了两个水桶、两个淘箩、一个大篮子,三个小篮子之后,又把自己定制的家具图纸给了大队长。
两个衣柜,一个是放她的房间的,还有一个是放三个宝的房间的。一个六抽斗柜,一个和斗柜配套的梳妆台,当然她是用来办公用的,比如画服装图纸之类的。
然后又定了书架,家属院的房间并排的有三间,一间是他们的主卧室、一间是三个宝的房间、还有一间当成了餐厅,毕竟厨房很小,只能够做饭。但那间房间用来当餐厅还是有空余的,所以宁书打算分一半出来,收拾成家里那样的学习园地,以后他们可以在那里看书,写作业等。
定了书架,又定了矮桌、草席、鞋架、橱柜。至于餐桌、凳子和床她没有定,毕竟后勤仓库运来的这些已经修好了,都是可以用的。就是这里定的,也是都是木头做的,并没有区别。
暂时就只想到这些了,后续有其他的需求,可以再来。
大队长的笑容从宁书和他们来了之后,就没有停过,甚至笑容还越来越深了。
付了钱,大队长还保证,定制的家具会直接送到部队,到时候只要他们在就行。这对宁书来说当然好了,也省的自己走过来。同时宁书又表示,送家具来的时候,希望带点鸡蛋过来。
大队长当然明白了。
友好谈妥之后,宁书一家五口就离开了。
林国栋挑着两个水桶,水桶里面放着淘箩。而宁书和三个儿子都拎着篮子,宁书拎着大篮子,三个宝宝拎着小篮子,就连三宝也拎着。
走出月亮湾生产大队,宁书看着月亮湾生产大队隔壁的大山道:“这山上的树木种的可真多,密密麻麻的,比我们大队的树木密实多了。”这大概就是家具工坊的原因吧,如果不种树,树砍光了,做家具就没有材料了。
宁书觉得月亮湾生产大队的老百姓很有智慧,现在就开起了工坊,并且这种属于大队的工坊还不是投机倒把。等到了改革开放,说不定就是政府扶持的民营企业了。
就像老家那边种甘蔗的大队一样,以后大队还能开个制糖工坊呢。
三个宝拎着篮子,跟在娘的身边,他们蹦蹦跳跳的,心里特别高兴。和娘拎一样的篮子,一看就是一家人。
“娘,做这个木头的东西也能挣钱吗?”一宝看到娘把钱给了那个爷爷,好多好多的钱,他想到买火车要钱,于是有了想法。
“能啊。”宁书还不知道一宝的想法,“只要是不违法……”想到儿子还不懂违法的意思,她又改了口,“违法就是做坏事,只要是不做坏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就是说,每一个活,都有厉害的地方。